基督教 作者: 发布时间:2016/02/02 浏览: 次
基督教
基督教是一种信仰一神和天国的宗教,发源于中东巴勒斯坦地区。在人类发展史上,基督教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(尤其中世纪的欧洲地区)。近代以来,虽然经历了宗教改革、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冲击,基督教仍然具有广泛的影响。基督徒相信人类具有原罪,而耶稣作为神(天主或称上帝)的圣子,通过牺牲自己成为人类的救主(弥赛亚,即基督)。
基督教一词的英文写作“Christianity”,由基督徒 “Christian”加抽象词“-ity”组成,原型来自拉丁语的“Christianus”,系天主教会在5世纪后用来形容包括阿里乌派在内的“广义基督徒”名词。而“the Christian religion”(基督宗教)、“Christianism”(基督主义)、“the Christian world”(基督世界)三个近义词,则是在21世纪全球一体化背景下,一种基于基督信仰或《圣经》原教旨主义的政治倾向。
基督教的信仰核心是耶稣,主要经过初期保罗的信仰化、约翰的神学化、彼得的教会化,米兰赦令后君士坦丁一世的宗教化与政治化、狄奥多西一世的国教化与世俗化,还有宗教改革后马丁·路德、约翰·加尔文至今的一系列现代化或复古化。而君士坦丁主持的首届大公会议,以及整编的官方教义,则被学术界视作基督教取代多神教成为社会主流的里程碑。其中主要包括:
按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的标准,合法的基督教需要接受三位一体理论,以及“耶稣是唯一的救主”两条基本原则。
教规
耶稣强调自己不是为了废除律法《十诫》和先知,而是完成及完善,所以基督教的戒律是在原有框架补充而来。耶稣强调即使天地被废除的一天,也不可废除自己律法的一笔一划,而是要完善它。强调无论什么人废除,又让别人跟着做的,到了天国都要为小的;相反无论什么人遵从,又让别人跟着做的,到了天国都要为大的。强调“义”不能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人,不能进天国。
戒律 |
摩西十诫(犹太教):旧约 |
耶稣主张(基督教):新约 |
一 |
神是唯一的神。 |
不可试探神。当只拜一神,侍奉一神。
神是灵,当用心灵和诚实崇拜。
不可因诱惑,吃祭拜给偶像的食物。
对人子犯的罪和亵渎的话,一切都可得赦免;亵渎和顶撞灵的,今世来世都不得赦免。 |
二 |
不可制造神的偶像。也不可制造、崇拜、侍奉别的神。 |
三 |
不可亵渎和妄称神的名字。 |
四 |
当纪念安息日,守为圣日。六天要完成所有工作,第七天(安息日)不可做任何事。凡犯安息日的,必要治死;凡在安息日工作的,必从民中剪除。 |
可以因饥饿食用祭祀的食物。神喜欢怜悯,不喜欢祭祀。
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,由人做主的日子;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。犯安息日,就是将无罪说成有罪。
安息日可以行善事。 |
五 |
当孝敬父母。打父母的、咒骂父母的,必要治死;轻慢父母的,必受诅咒。 |
爱父母、爱儿女胜过主的,不配作主的门徒。
只给父母奉献金钱,但不亲自照顾的,也不算孝敬父母。 |
六 |
不可杀人。凡杀人的难免遭受审判。 |
入口的不能污秽人,出口的才能不污秽人;因为出口的是从心里发出来的,包括恶念、凶杀、奸淫、苟合、偷盗、伪证、诽谤。
凡无缘无故向同胞动怒的,同样难免审判;骂同胞是废物的,难免公会的审断;骂同胞活该的,难免地狱的火。
凡看见妇女,在心里动了淫念的,就已经犯了奸淫罪。
右眼或右手陷入淫邪,就扔掉右眼、砍掉右手,宁可失去一体也不可让全体都负罪掉到地狱。
不是因为妻子淫乱而休妻的,同样犯了奸淫。 |
七 |
不可奸淫。包括婚前与非合法配偶之间的性行为。 |
耶稣强调诫命里最大、最重要的一条,就是要尽心、尽性、尽意、尽力的爱自己的主,即神。其次就是要相仿的,爱人如己的对待其他人。这两条诫命是基督教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,也是最根本的宗教价值观。
早期基督教,指拿撒勒的耶稣钉死于十字架到第一次尼西亚大公会议的基督教,基督简称自希腊语救世主的音读基利斯督,是早期希腊裔基督徒对《希伯来圣经》信仰和预言的受膏者的转译。耶稣的专称。
西方基督教:罗马帝国分裂后发展于西罗马范围的基督教派。
天主教会(大公教会),意为至一的、至圣的、至公的使徒教会,基于罗马教会的罗马礼仪(拉丁礼仪)以及各国家地区隶属的教区组成。确立了圣父、圣子、圣灵的三位一体等基督教主流理论和古典教派的宗教文化,主张历届大公会议内容及托马斯·阿奎纳的自然神学为官方神学及哲学体系。教会代表为耶稣首席门徒圣伯多禄(彼得)后继者的历任罗马主教,通称教宗(教皇)。圣座(教廷)建在梵蒂冈城国。引据于耶稣对圣伯多禄的教诲:“我要把我的教会建在磐石上,阴间的门不能胜过他。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,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,在天上也要捆绑;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,在天上也要释放”。
东正教会,全称正统天主教会,强调“正统”(规范)的使徒教会,宗教文化保持在早期基督教。信守前7次大公会议为正统教义。以君士坦丁堡主教为普世牧首,荣誉领导各地独立正教会和自治正教会普世牧首认可罗马主教(教皇)为首座主教,但反对首座权。
组织架构
教阶制度,以融合新、旧教特点的圣公会为例。
高教会派,采用大公主义(主教制),设置神职人员,主要可以分为主教[牧首]、祭司[司铎]、助祭[执事]三个职阶。终身不婚、将一生完全奉献给神的信徒,也称僧侣[修道士]或修女[姆姆];完全奉献给信徒的又称父亲[神父]或母亲[嬷嬷]。
低教会派,采用福音主义(长老制、公理制),主张信徒皆祭司,相当于神职人员的教职人员统一称作牧师;管理教会者称作长老、监督。通常与神职人员一样,接受过正规的神学教育,且毕业于神学院
广教会派,采用自由主义 无特殊限制。
教会区划,以管理范围最广的天主教会为例。 通常由三部分组成一个教会[教堂] ,包括神父或牧师、修道者或会众、平信徒或会员。同宗的复数教会组成一个教区[堂区]或小教区,教区中心设置监管职责的宗主教座圣堂[大教堂]。
教会[宗派]以教义、教制、教礼,以至语言、民族、国家、地域等划分。一个教会形式的宗派称作单立教会。互相承认的单立教会通常会共融,或结为团契。
教徒管理,以简约化的改革宗为例。注册会员 通常会根据住处,择近加入某个特定宗派的教会。
通常成为一名基督徒需要经过教会的洗礼程序。视之为新生。
转会:遇到搬家等情况,通常需要变更到新住处附近的同宗教会。
直接变更宗派的称作改宗。加入天主教会被称作归一,东正教会则称作归正。
通常一次洗礼终身有效,各宗派之间互相承认;但圣餐为首的其他仪式[秘迹]则多不承认。
教礼安排:信徒通常会在祭司或牧师的带领下,进行祷告、圣经朗读、圣体或圣餐领受,以及义理的讲座听受。详见“礼拜”,参见“弥撒”。
祷告通常会以圣歌、赞美歌的形式进行。席间会收集信徒的捐款,用以维持教会的日常开支。但捐款通常不是义务。参见“什一税”。
时间通常定在星期日,时长1~2小时。详见“主日”,参见“安息日”。
宗徒继承的教会信徒,每年通常会定期圣体领受,以及有义务的禁食或斋戒、告解或忏悔。
教义之外,教会通常会鼓励信徒帮助邻居、救济穷人、照看病患,以及帮助旅行者等其他需要帮助的人,实践神在旧约里“不朽的爱”与新约“无限的爱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