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化的境界 作者: 发布时间:2016/03/11 浏览: 次
1、忘
你忘记了脚的存在,代表鞋子很舒适,你忘记了腰的存在表示腰带很舒适,你忘记了是非的存在,代表了心很舒适。庄子说:鱼相忘于江湖,人相忘于道术。心斋,坐忘。达到“形如槁木,心如死灰”。人籁、地籁、天籁,不要用耳朵听,不要用心去听,要用气去听。就是听就是不听,不听就是听,好像颠三倒四,其实就是主客变成一个整体的境界叫天籁,也就是忘了我是谁,一切归于自然,达到逍遥。
生活在红尘世界中面对是是非非,外界的诸多干扰,如何达到忘我,达到内心的平静和逍遥?
2、化
孝顺不在财富多少,钱少可以尽孝,钱多同样可以尽孝,不能等到财富多的时候才好好孝顺,那是无意义的,在于孝心不能因财富多少而变化。对待事情不要执着,不要坚持。罔两,人和影子,影子的一举一动不是影子能够左右的,他也搞不清楚怎么回事啊,是靠自己还是靠别人,影子也不知道。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。庄子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关心朋友,孝敬父母,与他人自然相成,更重要的是随身边事情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,使自己在变化中改变,在变化中适应,关键是保持一颗清净的平常心。
庄子见鲁哀公说贵国穿儒服很多,但懂得儒学者很少,没有儒者修养者而穿儒服者,处死!结果全国只有一个人懂儒学,敢穿儒服,这就是外化,表面都一样。
真正的白玉是含垢受辱,大白若辱,平常心是道。
3、内不化
外化的修炼是要达到真正的内不化。
交朋友达到:无就是头,脊梁叫生,尾椎就是死,了解有无生死的才和他做朋友,可以相视而笑,莫逆于心。天地与我同时存在,万物与我同成一体,达到密契境界,和道一起,穿越生死,进入逍遥状态。
不管外界如何变化,我的内心不受干扰,即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,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,完全无待,无所求就无所待,无所待才能真正的逍遥。从身到心到精神,精神出来了才能到逍遥。懂得道家,则不管什么时代,什么年龄,身体状况如何,只要活着,能够自由的思考,就可以修炼,让自己内心不化。 自己如是一滴水,为了不干掉,怎么办,扔到海里去,海就是道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