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子兵法—领导者魅力三 作者: 发布时间:2016/07/01 浏览: 次
领导者魅力的充分条件:
1、容态。就是被人包容,受人容纳的程度,精、气、神。并不是讲五官。五官只是一个基本条件。包容度越大,越受肯定。五官再美但没有被人包容的那个神态,就不会被肯定,就比较没有领导魅力。
容态:孔老二也强调人的外表修饰,不是指穿着,主要是行为举止、动作,给人留的印象感觉,文质彬彬然后君子。文质彬彬就是适当修饰自己的言行举止,林肯也说,人到四十,要对自己的脸负责,这位美国总统也很重视容貌的。
台湾星云大师也讲:威仪可以度人。就是说你的容态被人接受那么你说的话别人才会听,容易建立共识,你的仪容不被接受,让人讨厌,你讲的话别人就无法认同,或没有注意,就难以建立共识。所以一个领导者的容态很重要的。容态还有一个意思,就是被打败的人,不能显露出败气,就是可以被打败,但不可以有失败的样子,不可有败形。胜败是兵家常事,但败了就流露出败形,就会给人留下不靠谱的形象,以后就很难成功。
2、一个领导者还要有良好的情绪,管理能力就是自我情绪管理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,具体要求后面再讲。
3、领导特质:要知人善用,用人之所长。唐太宗的《帝范》说:良匠无弃材,能够物尽其用,人尽其才。最简单讲就是好人用来做好事,坏人用来做坏事。
君子用人如器,各取所长。现代管理学讲:人尽其才,用人之所长,人人都是人才,用人之所短,人人都是蠢材,摆在合适的位置就是人才,摆在不合适的位置这个人就是蠢材。这就是孙子兵法中讲的:知人善用。
孙子在《兵势篇》中讲的善于作战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择人任势,永远能够选择适当的人在适当的位置,让他发挥所长。管理政事不与万般同,管理这种事情与他的才情无关,你说一个很有才华横溢的人,他也不一定是一个好的很优秀的管理者,比如一个政治学博士不一定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,一个管理学博士不一定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。
管理和什么有关系?其实就是用人的能力有关系。知人善用就是管理者的必要条件。领导者的能力不是从才情看、从学历看,不是从专业看,而是从用人的能力看。刘邦就是典范。刘邦当皇帝后问众大臣,是怎么把项羽打败的?想当年和项羽必根本都不敢想象。项羽贵族出身,要资源有资源,要声望有声望,又受过完整的教育,又有军事学的训练和素养,刘邦则什么都没有,小流氓、不识字,但他为什么打败项羽?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不如张良,厮杀疆场,百战百胜不如韩信,管理后勤、军队补给不如萧何,其实那些能力刘邦根本一点都没有,但他有能够使用他们的能力,这就是打败项羽的能力。可项羽连一个范增都不会用,这就是项羽失败的原因。
三国的刘备,诸葛亮,人们普遍认为诸葛亮比刘备聪明,其实不然,诸葛亮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神机妙算,可是却一辈子没有翻出刘备的手掌心,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。刘备死后诸葛亮依然效力。刘备具有用人的能力,这就是兵法上领导者的魅力。一个博学多才不一定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,优秀的管理者的魅力在于知人善用。
第四个就是领导者管理艺术。兵法讲,恩威并重。关系太好,罚不动他,则不能用;关系太远不了解,处罚其则不服,不服难以用其长处,也不能使用。厚而不能使,爱而不能令,壁若娇子,不可用。恩威并重的重点在距离。
《易经》是象学,讲究距离之美,象就是眼睛所看到的现象,抬头看天,低头看地。看天,天行健,得到的启示是乾,乾的特质是键,就是刚健不息,就是君子以自强不息。地,得到的启示是厚,承载万物,无怨无悔,得到的是坤,坤之道是厚德载福。键的观念是敬,自强不息、刚健不息,人们会尊重他。认真的人都美丽,认真的人都可爱。厚的观念是爱,人们都喜欢宽厚的人,爱是从地得来的,爱的观念就是践踏,我们通常对深爱我们的人会产生一种行为--践踏,比如:你是否时常和爱你的人当出气筒、埋怨、发火。所以要维护人性,保护人性。人与人要保持适当的距离,距离太近会践踏,这就是爱的不妥当。
最后一个观念就是掌握时代的脉动,与时俱进。
|